每年盛夏,辽阔的锡盟草原上会盛开一种美丽的花,火红火红的,就像点缀在绿毯上的红霞,随风摇曳,美丽如画。这是山丹花,蒙古语里的萨日朗。
86岁的段学愚很喜欢这种花,他说,这花美丽、炽热、纯粹,一如63年前他初到锡盟草原支边时的模样。
19岁的初见,一生的执守
1955年秋,19岁的段学愚刚刚结束在郑州农校的三年学习,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考大学的机会。这三年的中专农业教育,让他对农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省内当时唯一的农业高等学府——河南农学院。就是这份热爱,成就了他和农大的缘分,也成就了他和锡盟草原一个甲子的执守。
回忆起大学时光,耄耋之年的段学愚依然很清晰。他说,当时的河南农学院坐落在开封市禹王台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里,虽然学校面积不大,但环境非常优美,同学们都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这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让他终生难忘。
1956年,跟随着省会郑州搬迁的步伐,河南农学院搬到了郑州。老师们和同学们一起收拾行装,肩扛车拉,干劲满满,一趟趟往返于开封禹王台和郑州,在崭新的校园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教学楼就是一进老校区的东门左手边那个小红楼,一共是四层,它也是学校的主楼。那个时候我们管它叫红楼,每天就在那儿上课……现在那个楼还在吗?”忆起往昔的校园时光,老先生不禁满怀激动。“我现在还记得教俄语的徐允鹤老师,教栽培的刘同昕老师,教昆虫的老师是个大高个儿,教微生物的是一个老先生……”
“当时就是教学、生产、科研、实习相结合,因为你搞农业的,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不通过实践去实验、去搞科研,只靠书本知识是不全面的。”河南农学院建院初期,就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教学方针,所以段学愚在大学第三年,就和班里的几位同学一起,来到新野农村开展生产实习。
那是1958年,段学愚在新野农村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生产队专门为同学们划分了试验田。当时新野棉花种植范围很广,在试验田里,段学愚和同学们也开始了棉花的试验。大学生们下地种田也引起了乡亲们的兴趣和关注,大家有事儿没事儿都愿意过来唠唠种棉花的心得,听听大学生们的“新招儿”,无形之中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还是应该实践,和农村、农业实际生产深深地融合到一起,才能把知识学牢、根基打扎实。”提起这段实习经历,段学愚说,学农科的,就一定要把知识运用在农业实践中。
这一年的实习,段学愚收获颇丰,也获得了河南省新野县甲等劳模奖,观测到了棉花昆虫——斜纹夜蛾从幼虫直到成虫的全生产阶段,还没毕业就已经发表了科研论文。这段经历也坚定了段学愚科研要从生产中来再回到生产中去的思想。
连写3次申请,到祖国需要的地方
1959年夏,段学愚大学毕业,和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一样,国家的需要便是人生的第一选择。
“当时国家号召到边疆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几句话对我们影响很大,当时我想,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段学愚这么想的,就义无反顾这样做了,为了能去到最苦的地方,“我写了3次申请书,给团委、给学校校领导,强烈要求支边。”
最终,段学愚获批支边内蒙古,几经周转,从中原腹地郑州来到内蒙古自治区最北边的锡林郭勒草原。
段学愚援疆的第一站,就被分配在刚成立不久的锡盟农牧学校任教。段学愚回忆说,当时直到大半夜,他才坐上了去二连浩特的火车,一个车厢里头只有七八个人,其它全是货物,灯光昏暗,冷冷清清。“我们越走越往北,越往北走就越冷,当时思想上就感觉到很孤独吧,但是从没想过反悔,因为自己决定要来支边,那就一定要走下去。”下了火车换汽车,汽车又走两天到了锡林浩特。在锡林浩特等待一个礼拜后又坐上两天的汽车,最后他才到宝昌太卜寺旗。
这里是一个与蒙古国相毗连的偏远牧区,海拔平均千米以上,那里的无霜期只有百天,冬季气温通常在-30℃以下。冬季来临,狂风裹着大雪,漫天飞舞,天地一色,看不到村落山头,也无法辩别方位,不但牛羊会走失冻死,出门在外的人也经常会被这种天气夺去生命,这就是群众称谓的“白毛风”。而在天气暖和的春夏之交,又往往会刮起“黄毛风”,也就是沙暴天气。狂风挟着沙石,遮天蔽日,无情的风沙,会将播下去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让你一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这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也是这个地区的真实写照。
“有生之年,这确实是我见过的最艰苦的地方!”段学愚现在说起很轻松,但当年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只身来到这里工作的青年人来说,如果没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没有坚强的毅力支撑,极易作出放弃的选择。后来政策松动后,一批批知识分子像孔雀一样东南飞的时候,段学愚却在这里衔泥筑巢,把自己的所有青春都留给了这片土地。
蓄力深耕,把论文写在北国大地上
“我在宝昌太卜寺旗当老师,教了3年书。”
当时,位于太卜寺旗县的锡盟农牧学校刚成立不久,在师资力量匮乏尤其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的老师奇缺的困境下,段学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学校领导交给他的所有重任,并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教学工作中。就在这所十分破旧落后的校园里,他先后承担了十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体育等基础课到作物栽培、育种、气象、测量、植保、农业机械等专业课程,从书本到田间,从课堂到实习,从教员到班主任,他无所不及,甚至有时一天要上三门课程六节课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教员”。
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每人每天定量标准是八两粮食加“瓜、菜、代”,即使是工作量极少的人,也会饥肠辘辘,更何况是一个担此重负的青年。段学愚经常伏案到深夜,但勤勤恳恳毫无怨言。他备课十分认真,常常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各式教具,深得师生们的赞赏。由于他教学效果出众,观摩他教学实践活动的各级领导、各校名师也会经常集体出现在他的教室里。三年执教,桃李芬芳,他的学生也都成为农业战线上的骨干和主力。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学校调整合并后,段学愚被调到锡盟农科所主持油料科研课题,十年后又被调至锡盟科委负责科技管理,他始终脚踏实地,保持着农大人服务“三农”以报国的自强精神,把论文写在北国的大地上。
当时,为了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段学愚骑着摩托车到试验田取样分析,每天往返120多公里,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不分节假日,也没有休息日。就是靠着这种坚韧不拔、严谨科学的毅力和作风,段学愚扎根边陲、建功祖国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1986年,段学愚主持的油用亚麻良种繁育项目获锡盟公署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参与的牧区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项目获锡盟公署科技进步集体特等奖;1996年,他参加并执笔编写的“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获“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二等奖”。与此同时,段学愚撰写并发表论文12篇,编辑出版《东北地区生态建设战略学术论文集》3部共127.6万字。
不仅研究著述颇丰,段学愚在科技组织方面的能力也得以施展。1983年3月,段学愚初次筹办的“全区种草种树综合学术讨论会”就受到自治区政府的肯定与赞扬。1987年8月,段学愚负责筹办了黑、吉、辽、内蒙古四省区联合召开的“东北地区生态建设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之广,考察内容之多,取得成果之丰,科学家反响之强烈,实属空前。段学愚的工作精神感动了参会人员,会议尚未结束时,竟出现了数十名参会科学家集体向内蒙古科协主席强烈推荐段学愚的感人一幕。
就是这样的经历,让段学愚从锡盟的一个教员开始,一步步走上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协重要位置,曾任科协学会部部长和国际部部长,同时兼任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中国农学会会员,内蒙古农学会理事,内蒙古花卉协会常务理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杂志编委,《科技博览》杂志执行主编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1955年获郑州农校“优等生”奖、1956年获河南农学院“优等生”奖开始,段学愚不断用优秀证明优秀:1958年获河南省新野县“甲等劳模”奖,1960年获中共太仆寺旗旗委“双革积极分子”奖和共青团太仆寺旗委“青年红旗手奖”,1983年获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1987年获内蒙科协“先进工作者奖”,1991年获“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奖”。
从中原腹地到祖国边陲,段学愚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践行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更成为用成绩不断证明“优等生”的生动案例。
从科技到艺术,农科生的诗和远方
想起来农业科研,总是会有“土”的意味,但在段学愚身上,这位和草原、泥土打交道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却有着另一种诗和远方。
段学愚能够扎根边陲,除了坚定的理想信念,还有艺术家的浪漫和执著。他自学校生涯起就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数十年不曾间断。
曾经为了火热的革命理想,段学愚两次谢绝从艺的机遇,一次是大学毕业前夕,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要他去组建河南广播合唱团当团长,一次是锡盟一家专业文艺团队数次请领导出面点将,要他出山受命,他都婉言相拒,毫不动摇地坚守在又苦又累的农业战线上。
1996年,退休后的段学愚终于有机会重走自己的艺术之路。段学愚给自己取字痴徒,号半坡庐翁。凭借着七十余载深厚的笔墨功底、包容兼蓄的胸怀和对艺术的独特感悟,段学愚全力投入到书法艺术的创作之中,在传承的基础上,他结合在锡盟草原的生活经历,独辟蹊径,创作出了形雅意邃、多元艺术融合之作。
段学愚书法代表作《卜算子·咏梅》收藏于毛主席纪念堂,《敕勒歌》镌刻在八达岭新长城文化墻上,国礼《一带携手》赠予吉尔吉斯共和国元首,《听雨》《韵》《故乡的云》《童年的梦》等数十幅形雅意邃的作品,深受国内外群众的喜爱。中法建交50及55周年,两次应邀参加“卢浮宫艺术展”。2003年在内蒙古美术馆及重点高等院校举办“小品长卷展”,引起轰动效应,国内外60余家艺术机构,给予至高评价。
有专业机构评价段学愚书法“依托特有的灵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觉,将万物的律动美与多种艺术元素糅合于一体,使之成为自己特有的艺术语汇,挥洒于笔墨点画间,个性鲜明,耐人回味。”“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回归,段学愚先生做到了这一点。”
前半生农业,后半生艺术,段学愚真正活出了写意人生。
此身依北国,难舍母校情
一甲子的光阴倏忽而过,段学愚深深地扎根在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如同盛开在锡盟草原的萨日朗,在贫瘠中绽放出生命最美的色彩,让农大精神在边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7年7月,段学愚回到郑州参加55级校友重聚活动,当时他来到了龙子湖校区,回忆起这次母校之旅,他依然十分激动。“现在学校设施建设、硬件、软件那么好,同学们都是欣欣向荣,真的了不得!”
在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段学愚泼墨挥毫为母校送上祝福:百廿树人,万代稷英。段学愚说,“百廿树人”代表着母校在120年的时间里,为祖国培养农业人才而付出的努力。“稷”代表着社稷和粮食,民以食为天,有粮才能稳,“英”代表精华和人才。“万代稷英”不仅表示母校培育的农业尖端人才和农业高科技成果,更包含我们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
段学愚为百廿校庆挥毫泼墨《百廿树人万代稷英》
“祝福母校越办越好,这幅作品也是我对母校“百廿”衷心的祝愿!”段学愚说得很深情,“学校办好了,对我们老校友来说就是无上的光荣!所以母校取得的成绩越大,越是我们期望的!我也坚信我们学校越发展越好,蒸蒸日上!”
是的,农大的办学理念是厚生丰民,和段学愚一样的农大人生生不息,每年都有立志支边的农大人像他一样步履坚定地到祖国最偏远的地方,他们同样会说:“因为这是我的志愿,下定决心就要支援边疆。”每一年,都有青春洋溢的农大人走向三农一线,他们同样说着:“不管搞啥工作,我是干一行爱一行,总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一代代农大人更是带着弘农爱国、求真创新、厚德质朴、包容奋进的精神前赴后继,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火四海,建功八方。
作者简介
段学愚
段学愚,男,1936年出生,1955年就读于河南农学院,1959年毕业后援边内蒙古,曾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学会部部长、国际部部长,高级农艺师,知名书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