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校庆征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在许昌河南农学院的大学生活

孙治强

  我是1981年底从河南农学院毕业的,距今已经40余年了,想起4年大学生活,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1973年元月,我从郑州市36中学高中毕业,回乡做了2年生产队粮食技术员和3年大队技术员。1977年10月22日,国家发布恢复高考的通知,11月初,我到郑州市郊区须水公社的报名点报名。报名时就要填写志愿,由于自身就是农业技术员,并且作为技术员曾到过位于许昌的河南农学院找过苏祯录老师寻求玉米杂交种豫农704的亲本‘二南24’,了解过河南农学院,所以第一志愿就直接填写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报名后,找一些有限的资料在业余时间复习了一个来月,12月8-9日就匆匆参加了高考。考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四门课程,考试过后,也不报什么希望,照样参加大队的工作。1978年2月份收到了河南农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辞去大队技术员的工作,到公社粮所卖粮食、换粮票、转移粮食关系,到派出所办理转移户口关系。1978年3月初从我村附近的铁炉车站坐火车到许昌车站,乘坐学校接新生的大客车到了位于许昌市蒋李集的河南农学院。

  学校位于许昌市南约15公里的地方,是许昌市最南边的区域,与临颍县相邻。由原来的许昌地区国营农场改建而成。校舍位于许昌到临颍县的公路两侧,路东面为教工生活区,建有教工宿舍、澡堂、理发店、商店、菜店、煤店等服务设施;路西面是教学区,建有4栋学生宿舍和2栋教工临时宿舍。农学、畜牧、农机、植保和园林每个系一栋教学楼,上课教室、实验室和老师的办公室都在一个楼内。还有一个图书馆和一栋办公楼,两个阶梯大教室和三个学生食堂。教学区的西面是教学实习农场,有将近2000亩土地,其中有400亩果园和150余亩菜园。学生学习和田间实验都很方便。

求学生涯,虽苦有乐

  入学后,我被分到了农学系农学专业77级2班。我们班有36位同学,来自全省各地,9个女生,27个男生。年龄差别较大,从18岁到30岁。大多是下乡和回乡的知青,有当过公社社员的、当过兵的、做过教师的,也有已经参加工作的,只有几个同学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大都把同学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每逢周末,一个寝室的同学互相搬着凳子到露天广场占座位,看电影。遇到需要拆洗的被褥,都是同班女同学帮助缝纫。我班的郭悦信同学上学时已经30岁了,到校后很难适应紧张的学习状态,出现神经衰弱状况,在郑州的几个同学主动提供家庭住址,联系协调医院医治;李献忠同学患急性阑尾炎到许昌人民医院做手术,我在那里陪伴了三天三夜。

  我们这一届学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没有统编教材,都是本校老师自编教材,好几门课程都是手刻蜡板油印的课本。学校安排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任课。曾记得教植物学的丁宝章教授,上课仅拿几支粉笔,问同学们上一节课讲到哪里了,他就接着讲课,续讲内容绝对没有任何差错;教授土壤学的魏克循老师,不仅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更能够在课堂上随时叫出每个同学的名字来回答问题;教授植物生理学的王文瀚老师,上课板书写的一手工整漂亮的粉笔字;教授作物学的苏祯录老师,更是把玉米讲的比小麦还要生动。张绍文老师待我如自己的孩子,亲自指导做试验,手把手教我育菜苗,亲自为我们修改论文,更是把他的教研室的钥匙交给我,让我在那里学习和做试验,还把他从郑州家里带来好吃的食品与我共享。

把握机会,勤俭求知

  我们大多同学离开学校多年,重新有了学习深造的机会,都如饥似渴,每天几乎是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耽误不得任何时间,在周六晚上看完电影后还要到教室再学习2个多小时,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同学们上课都很认真做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常规操作,基本能把教材和老师讲的内容全部掌握。我记得在第一学期植物学课程结束考试前,进行系统复习时,把一个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自己画成了一张大图,每一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认真标注。在每门课程考试前,几个同学总是在一起回顾分析所学内容和各章节重点,熟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分析哪些可能是考试重点。

  我作为植物生理学课代表,和一班的课代表任转滩同学,查阅资料,撰写文章,每周出一期植物生理学学习墙报,一个学期下来,共出了13期。并且在王文瀚老师指导下,与段绍芬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编写了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并标注英文名称,印发给相关专业的每一位同学。图书馆是我们常去的场所,一般在不上课时都会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只要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和期刊我们都翻阅了一个遍,重要的做成文摘卡保存。图书馆的很多管理员老师和我们之间都很熟悉,大都能叫出我们的名字。

  我们上大学不缴学费,每月按照家庭条件不同发给一定的助学金,最高的每月16.5元,低的每月8元,我属于中等,每月12.5元。大学生的粮食定量是每人每月34斤粮票,由于学校本身有土地,生产粮食,学校给每个学生增加了7斤粮食,所以,那时河南农学院的学生粮票是41斤。学校把粮票和助学金转换成主食票和菜金,每月由生活委员将主食票和菜金按量发给同学。学校饭菜价格不高,中等助学金就能保证够吃。一般早上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一份咸菜或一块豆腐乳。馒头4分钱一个,稀饭是二分钱一碗,豆腐乳和咸菜都是4分钱一份,有时一份豆腐乳还要分成两顿食用。中午两个馒头,一份菜,素菜6分钱一份,一般都是粉条炖白菜、粉条炖萝卜,夏天是粉条炖冬瓜,有豆腐的菜是一角钱一份,小酥肉是两角钱一份,有时也会有猪肉粉条大包子,一角钱一个。晚餐一般都是素菜,所以一天花费4-5角钱,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粉条是菜中的主打,一年四季都有。学生食堂每年冬季都要购买一年用粉条贮藏起来,粉条仓库是老鼠的住所,所以几乎在有粉条的菜里就会挑出一两粒老鼠屎的,大包子里的也就随食进肚了。

潜心科学,沉没奉献

  学生入校后不久就要参加各种科研小组。由于我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就参与了较多的小麦、玉米和甘薯的实验研究,我也想扩大试验研究作物范围,就参加了蔬菜科研小组。张绍文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刚开始我们这个小组有的李炼和李卫东、黄素梅同学,后来园林系果树专业的杨家辉、尚学玉、曹殿玉等几个同学都参加了这个科研小组。我们一起做大蒜、胡萝卜、马铃薯等栽培方面的实验研究,先后进行了大蒜品种比较、群体密度、种瓣大小、天蒜利用、胡萝卜采种、马铃薯地膜覆盖等的试验工作。

2D236

  待到毕业实习时要分配导师,我原想跟着张绍文老师,但是蔬菜教研室已经在1979年底分到了园林系,我分到了农学系植物生理教研室,和张小鸣同学跟着王文瀚老师做毕业论文,研究小麦的源库关系,我们采用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通过去掉不同部位的叶片,研究其片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作用。由于在上学期间做了较多的实验,收获很大,在1980年就在农大学报发表了马铃薯地膜覆盖效应的研究论文,到1981年底毕业时已在农大学报、中国蔬菜等杂志发表了4篇有关蔬菜和小麦方面的研究论文。

  虽然当时学校远离市区,条件简陋,但师生关系紧密、情谊深厚,同学互相关心照顾帮助。大学4年,系统学习掌握了粮食和作物生产、实验研究的知识和方法,为毕业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从事蔬菜领域的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为学校的园艺学科发展和河南省的蔬菜产业提升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40余年,弹指一挥间,老师们风采仍存,同学间关系依旧。忆当年,风华正茂,刻苦学习;想过去,岁月蹉跎,努力工作;看当前,渐入暮年,奉献余热。

  作者简介

  孙治强

  男,生于1956年4月,河南省郑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曾任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