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60年在高中二年级时参加高考,被录取到了河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编入土化64-2班。经过不平凡的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于1964年7月毕业留校,从事了40余年的微生物教学、科研、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时间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回想起我在大学这段经历,有四个方面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
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考大学
1960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河南省新建了一批高等院校,当年高中毕业生满足不了大学招生需求,教育部决定从高中二年级学生中动员学生参加高考,但只能报考农、林、医类院校。于是我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报名,经学校批准后参加了7月份的高考,被录取到河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
8月底入校后得知,1960年河南农学院新成立了土壤农业化学、植物保护等系,并增设了土壤农业化学、森林保护、蔬菜等专业。入校新生800人左右,其中高中二年级考来的学生就占三分之二以上。至此,学校当年学生总人数达到了2000多人。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较多,造成了师资严重缺乏,面对短时间无法解决师资问题的情况下,学校决定从在校低年级学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分子当预备教师或管理干部,以缓解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不足。
800余名新生下乡、进厂劳动锻炼半年
我们这届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没有在学校上课,而是以班级为单位根据不同专业性质下乡、进厂劳动锻炼半年。我们土化64-2班在张雪雯老师的带领下,随进行毕业实习的农学61级同学一起到新乡县七里营公社七里营大队的一个生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吃饭是和社员一起在生产队伙上吃大锅饭,住宿是生产队的房子,睡觉是打地铺,劳动是与社员一起下地收玉米、挖红薯、挖蔓茎、摘棉花、施肥、播种小麦、进行冬季麦田管理等农活。并与农学61级同学一起对七里营公社的土壤进行了调查,还了解到当地盐碱地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这半年的实践,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劳动观念,还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直到春节前我们才回到学校。
渡过了生活低标准时期
我上大学期间正好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减产,一日三餐除了少数主粮外以瓜菜代为主。
1960年入校后,国家发给助学金,经班里评定后,绝大多数同学每月可以平均享受国家发放的10.5元的生活费补助。当时每个同学每月口粮标准是28斤,后来降到27斤,其中粗粮占了30%,每月国家供给的肉、油也很少。学校为了照顾学生的身体健康,把学校农场生产出来的粮食又给每人每月补助10斤。伙食科每月按10.5元标准给学生发餐票,分早、中、晚三种,我们可以拿餐票到学生伙上吃份饭。早餐和晚餐的品种和数量一样,每人每份一个馒头、一勺菜、一勺汤,中午每人2个馒头、一勺菜、一勺汤。馒头有玉米面的、高粱面的、红薯面和白面的。菜是蔬菜加野菜,汤是稀面汤,里面有少量野菜或棉花叶。每顿饭这个量对于男生来讲根本吃不饱,经常处于饥饿当中,身上没劲儿,总想躺在床上休息,还有个别同学的腿出现浮肿,以为是病,到校医务室看病,大夫说这是“饿病”,回去多吃点饭,慢慢就会好。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采取了果断措施,保障了在校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一是扩大了学校农场菜地的种植面积;二是每个班再补助25斤粮食,给饭量大的和有浮肿的同学;三是停止上体育课。我记得可能有三个学期没有上体育课。有的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还向家里要点粮票,在伙上换成餐票,吃不饱的时候可以买个馒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62年的下半年才有所好转。
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
我在上大学期间,学校校园、宿舍楼道等环境卫生都是学生打扫。总务处负责把卫生区域分到各系,系办公室把所分到的区域又分片包到每个班级。我清楚地记得每个周六下午上完两节课后,班里的生活委员带领7、8个同学到学校工具保管室借扫帚、铁锨等卫生工具,分发给同学,每次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清扫任务。每次打扫完,总务处、各系办公室和校学生会生活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进行检查评分,并公布成绩。学生分片包干打扫学校环境卫生,既可以通过劳动实践锻炼提高劳动观念,又可以增强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意识,是一个非常好的劳动育人的方法。
作者简介
吴云汉 男 中共党员
汉族,1940年2月生,河南邓州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专业,留校任教40余年,曾任植保系和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教研室主任。并兼任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食用菌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老科协食药用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和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1986年获校级“教学优秀奖”;1987年被郑州市评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先进个人”;1984-1997年在南召县山区科技开发时,曾多次被南阳市和南召县政府评为“科技开发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优秀科技人才”。